[人物]关于吴莹莹真相的真相


   不仅是美女更是个才女!
   
   中国有句古话: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;行高于人,众必毁之。还有句俗话就是:林子大了,什么鸟都有。
   12月7日,北京师范大学向驻京媒体宣布了原成都石室中学学生、现北师大心理系大四学生吴莹莹被美国企业Topcoder聘为“亚洲区副总裁”的消息,随即,中央电视台、中国青年报、京华时报均做了报道、中新社还向全球发出了通电。12月9日以后,包括本报《华西都市报》在内的全国地方媒体迅速跟进,进行了大规模跟踪的报道。一时之间,这个一向低调的女孩成为85年代的代表人物,一些媒体评论她:有个性、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和价值观,他们是中国的新希望。
   其实,早在两个月前我便知道莹莹被聘为这个“副总裁”的事,当时她的母亲打电话给我征求意见,我是表示坚决反对,虽然她出任这个副总裁薪水高得吓人,但我觉得毕竟这个年龄是读书的年轮,假如错过了,必然会是一辈子的遗憾事——因为钱是挣不完的。
   一个月前,莹莹风尘仆仆回到成都,我们在“悉尼咖啡厅”想见,再次谈起此事。她表示,这个工作不会占用她太多的时间,也不会影响到学业。但我还是提醒她绝对不可本末倒置。
   此消息一直封锁得紧,但不知为何,却在这个月“相当”高调地推向了全国,莹莹说,她也不是很清楚,这个消息是学校发布的。莹莹与我6年前相识,这是一个相当率真而且诚实的一个女孩,我相信她说的是真的。
   就在今日下午,网上却发现了一篇对莹莹十分不利的文章,曝光莹莹所谓的“真相”。文章没有一点杀伤力,但用词却别有用心:比如“学术腐败要从娃娃抓起”,置疑她的三项发明,置疑她当选ACM 亚洲助理主席,置疑她获得大学生挑战杯全国总冠军……
   她的妈妈打来电话,显得十分生气,我劝慰她说,写这篇文章的人确实是一个卑鄙小人,使用的证据采用的全是网络搜索而来的资料。如果要证明莹莹是个“假冒伪劣”产品,办法非常简单,而且杀伤力要强得多。
   比如:莹莹说自己有三项专利,那么可以请她出示三项专利的原件,拿不出定是“吹牛皮”;
  莹莹获得大学生挑战杯总冠军和夺得第二十九届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总决赛银牌,也可以请她出示获奖证书和金牌银牌,拿不出也肯定是假的。至于她是不是ACM 亚洲助理主席,也非常简单,直接到ACN证实即可……
   遗憾的是,写文章这个家伙什么也没做,就知道粘贴于自己有用的网页,做出一幅要“灭”莹莹的嘴脸,不知是何用心。
   一个21岁的女孩,取得如此显赫的成绩,受人置疑非常正常。很多人说她是天才,她自己坦诚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。如果真有什么不同的话,就是自己的脑电图有两根线比常人要长一点。但就是这句玩笑话,也被人抓住了把柄,大大的羞辱了一番。
   我与莹莹于6年前相识,此后经常交流,知道她是一个率真率直的女孩,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,从不设防,有时候甚至特立独行,与同学的关系不是很好。比如她在课堂上会旁若无人地与老师争论,她会为了发明去品尝有毒的花草,她也会“打抱不平”与男生打架。她个性很强,只要喜欢的事认准了就心无旁骛地去干,练习舞蹈,她双脚鲜血长流,所以练出了北大、清华艺术冬令营的一等奖,还上了央视的节目。为了竞赛、发明,她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,直到弄出结果。可以说,她目前所取得的成绩,是苦干出来的,没有投机取巧的成分,更没有炒做的意图——因为要炒做,早在两个月前,就可以“炒”起来了。
   但我并不认为莹莹就成功了,对于更多的人来说,拥有发明和专利,有一份薪水和职位都很高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成功,但我以为,莹莹将来还有更大的发展和更成功的杰作,毕竟她才21岁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   所以我非常希望一些不怀好意的家伙不要再来打扰莹莹,也希望莹莹不要受此影响,潜心走自己的路!
   我相信她不会的。
  
  
  推荐另一篇文章http://www1.tianyablog.com/blogger/post_show.asp?idWriter=0&Key=0&BlogID=236804&PostID=3435307
  
  

  相关论题:
  学术腐败要从娃娃抓起——21岁外企美女副总吴莹莹真相 作者:敢笑忠祥不下流
  21岁的北师大“才女”吴莹莹,不久前成为美国企业Topcoder的“亚洲区副总裁”。一轮新的造神运动又兴起了,这个还在上大三的女生,成了北师大和教育部力捧的新一代张海迪似的人物。真相如何呢……
  
  21岁外企亚洲副总裁——美女吴莹莹(附照片) 作者:美女吴莹莹
  吴莹莹,21岁,日前被美国知名软件开发公司——Topcoder聘为亚洲副总裁。这种看似奇迹的事情,已经不止一次在她身上发生了。她创造了100项发明,获得了3项国家专利。她曾获得过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总决赛银牌,并作为第一个进入ACM主席团的中国人,当选ACM亚洲助理主席,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。是美国计算机协会和美国心理学会的成员,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访问学生,获得了2006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奖,并在2005年获得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北京市一等奖。

Tags: